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创业 » 互联网创业 » 他们都不做投资了,你还创业吗?
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创业 » 互联网创业 » 他们都不做投资了,你还创业吗?

他们都不做投资了,你还创业吗?

yang.z 互联网创业 2024年7月10日 40 0 条评论
我的朋友曲凯说他不要做投资了,他说他要学庄明浩老师,早点脱离苦海。
  
  我问他,你不做投资了,你打算干什么呢?他说他要去投身到伟大的内容行业去了,要做优质的内容。
  
  曲凯心疼庄明浩老师,于是我心疼曲凯。
  
  其实早几个月的时候,他在他个人的公众号“42章经”上笔耕不辍更新频度越来越密集的时候,我就预感到他投资干不久了。我曾经和朋友开玩笑说,当你看到一个投资从业者(尤其是非合伙人级别的)频繁的更新他的博客、公众号、知乎专栏的时候,就是他准备跳槽、自立门户或者索性换行业的前奏了。
  
  讲道理,这两年的投资确实不太好干了。
  
  我闲来无事手贱查了下中国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的名单,发现从2015年1月开始,就再也没有中国互联网公司去美国敲钟了(不过如果把教育消费类的无忧英语算作互联网公司的话,那么2015-2016年也不算颗粒无收)。这与热闹非凡的一级市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萌。
  
  实际上我统计了一下,过去20年,中国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一共53家(算上无忧英语和斯凯网络,OTCBB的两家不算),按照当前股价计算,市值超过10亿美金的正好20家。这些公司全部为2015年之前赴美上市的。其中市值最高的阿里巴巴,市值为2646亿美元。(这个数字与在香港上市的腾讯基本相当,腾讯市值也突破了2600亿美元)。紧随阿里之后的分别是百度与京东,分别以613亿美元以及368亿美元名列第二第三。20家10亿美元以上市值的公司中最低的是畅游,当前市值为14.4亿美元。
  
  其实这对于不太关注股票的我来说是非常震惊的一个事实。中国在美国上市公司的市值之低,让我这个长期和一级市场打交道的人觉得,已经低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你要知道,连隔壁那两个搞自行车租赁的公司个把月里已经三次融资上调估值,早就突破10亿美金大关,加入“独角兽”俱乐部了。这如果不是美国人对于中概股价值的低估,那就只可能是我们的一级市场太high了。
  
  这份表单我只截取了10亿美金以上的部分,总共有300家,其中滴滴与优步中国前段时间合并了,合并后的公司据说估值在350亿美金,而最近的当红炸子鸡摩拜单车和ofo当时还没资格入选这个表单,现在看起来应该至少也在58位的水平了吧(不怀好意的笑)。
  
  排除掉阿里巴巴和腾讯这种超级巨头,中国的一级市场绝对比美国的三大交易所要热闹。大量的商业模式尚在验证期的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越了商业模式久经考验的上市公司。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可以用来思考:
  
  1.在未来的3-5年里,这些一级市场的宠儿会完全超越那些在美国上了市的前辈,现在就10亿美金估值的他们未来上市以后再翻几倍不成问题。
  
  2.这些辣鸡玩意儿的估值已经突破天际,很快我们就要面对肥皂泡破灭以后一地鸡毛和满脸狗血的窘境了。
  
  以上两种角度你支持哪个不重要,反正时间会证明一切的。说不定哪种都不是,最后的情况会是另外一种也不一定。
  
  我其实很能理解曲凯和庄明浩做投资的那种无力感。对于中国的VC来说,一期5+2年期基金至少要能做到复合年化收益率25%以上才能算作优秀,否则本土LP的资产配置选择实在是太多了。
  
  复合年化收益率25%意味着什么呢?7年期的基金,刨除本金,至少要能翻5倍。没错,也就是一个5+2年期的基金,1个亿要在7年后拿出来6个亿。否则就不太好了。这真TM是比起放高利贷也不差多少的生意了。而VC从业者就是需要冒着收不回账的风险做堪比放高利贷的收益率的生意。因为不能像高利贷那样对于坏账使用暴力手段来回收损失,因此VC的解决方案就是需要用“成功的投资案例”的更高回报来弥补“失败投资案例”的损失。最后综合一下达到平均的复合年化收益率25%的目标。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早期投资人要求某个项目达到100乃至1000倍的回报的原因,毕竟这个成功案例边上还有一堆的“辣鸡”兄弟公司呢。
  
  有一位VC届的老大哥曾经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外行人看投资只晓得投项目这件事,但真正的投资人至少需要精通“找、投、管、退”四件事,否则要赚钱就是天方夜谭。所谓“找、投、管、退”也就是:建立项目搜集渠道、建立分析判断项目与投资项目的机制、建立投后管理的体系、建立成熟的退出管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优秀项目的主要退出途径就是赴美上市。没错,我们刚才说过了,2015年开始,中国公司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不可描述的原因,几乎没有去美国上市的了。这条退出管道堵塞了,暂停了,被废弃了。对于VC从业者来说,必须找到另外一条出路,否则,所有的投资都将变成Paper Money。举个栗子,就像豌豆荚,再卖掉之前,估值是15亿美元,但这没有任何茶叶蛋用,因为这个估值不公允,所以15亿美金只是Paper Money,当豌豆荚最终被出手的时候,只有2亿美金的价格。这才是豌豆荚最后被接受的价值。
  
  一级市场的估值是建立在每次流动性极低的交易上的,单笔交易的公允程度完全取决于交易双方几个人的判断而已。如果你错误的高估了这个标的的价值,付出的代价甚至可能就是赔钱。
  
  好消息是,这个世界上投资退出的方式不是只有一种叫上市的。上市是找一堆接盘侠,本质是找接盘侠。那如果你能找到一个腿足够粗的接盘侠买你的话,不上市也没关系。
  
  从2014年后,中国的VC在投的优质标的的本质就变了,他们以前总说自己找的是独角兽,可是他们现在不找了。现在的商业模式既不是toB也不是toC,甚至连toVC都不是,现在VC要赚钱,就要投那些toBAT的公司。
  
  你懂么,什么叫toBAT,就是只有BAT觉得有价值业务才是有价值的,其他的都是bull shit,再好也是bull shit,因为VC作为一门买卖,就应该要赚钱,不赚钱的买卖不是bull shit是什么。
  
  VC的买卖变一直是一门从买方需求倒推的生意,只不过以前是从二级市场登陆条件倒推,现在是从BAT巨头的业务延长线去倒推。
  
  所以不要再讨论自行车租赁是不是有价值了,因为我们都是吃瓜群众,这个单最后不是我们来买,马云爸爸和马化腾爸爸说这个生意有价值那就有价值,反正掏钱的是他们。
  
  这件事到底算好还是算坏呢?就我个人感受来说是坏的。因为历史证明了,任何时代,大企业垄断都是坏的。而现在,我们可能即将步入最坏的时代——我没说这是VC的最坏的时代,这是创业者最坏的时代。
  
  因为从现在开始,所有的“独角兽”诞生的标准都是,是否能够成为一匹从小就被阉割掉的豢养起来的独角兽。如果不能,那么不好意思,至少创业者通过资本市场来成为独角兽的愿望要落空了。至于你的公司到底赚不赚钱,到底对社会创造多少价值,这都不重要。
  
  某外卖公司可以从创立的第一天就一连赔7年;某打车公司可以因为政策的一句话从分享经济一下子变成全国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不过这没关系,他们的投资人不觉得这有什么关系。反正最后确实也富了一批人,至于谁得不得实惠,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让我感到了生无可恋。
  
  那么,他们都不做投资了,你们还创业么?
  
  当然,所有的悲观情绪的基础都建立在你创业必须要和VC打交道的前提上。如果你不那么在乎VC,如果你不太需要融资,如果你做的是一门每年能给自己提供25%以上净利率的小生意。其实他们做不做投资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你做生意赚来的钱未来该找谁帮你打理。
  
  我一直说企业家与VC连半路夫妻都算不上,因为企业家的目标和VC的完全不一致。VC作为一门生意追求的是7年内的投资回报。而企业家关注的事情太多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基业长青;企业业务的边界拓展;企业对社会的价值,等等等等。VC对于这些事情永远是流于表面的。
  
  所以,如果你不关心那些VC的事情的话,现在这个时代也可能是创业者最好的时代了吧。
  
  这么想想,我对生活又开始充满期待了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他们都不做投资了,你还创业吗?二维码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