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当时还是“东京通信研究所”的索尼公司决定投入研发半导体收音机时,曾经有人质问井深大,为何要在一个普及率超过70%的产品上做投入。对此,井深大的回答是:半导体收音机是个人用品,普及还没开始,市场还很大。
事实证明了他的决策。普及率超过70%的产品,实际上是动辄如家具般大小的真空管收音机。相比之下,半导体收音机体积小、功耗低且便于携带,迅速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
当时的青少年诞生自战后第一批婴儿潮。叠加人口红利后,半导体收音机的畅销不仅拉开了索尼消费电子帝国的序幕,还开启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网络创业指导,上创业网】
日本半导体两次腾飞的关键字
与日本不同,美国当时的半导体订单,主要来自于军用产品。以仙童公司的硅晶体管为例,其主要应用集中在战略轰炸机和洲际导弹的导航计算机上。直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对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军事需求,仍然占到了国内总需求的50%。
虽然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中使用的晶体管不多,但在数百万销量的加持下,庞大的需求量还是推动了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当时,日本生产的晶体管,大约三分之二被用于制造收音机。东京通信研究所的成功,触动了东芝、NEC等日本企业,开始大力投入晶体管的制造生产。
1957年,日本的晶体管产量还仅有美国的五分之一。但仅仅两年之后,日本的晶体管产能就已经追平并超越了美国。到1960年时,日本晶体管产量突破1亿只,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晶体管生产国和出口国。
20年后,同样的故事在集成电路(IC)时代再一次上演。1969年,夏普首次通过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开发出商用电子计算器后,为以满足军用需求为主的集成电路找到了出口。但由于当时日本LSI良品率低,市场迅速被美国IC企业占领。
不过,卡西欧却在当时意识到,利用LSI制造的小型计算器,其受众范围远大于商用的台式设备,有可能成为像半导体收音机一样的个人化设备。基于这种意识,卡西欧开始和日立联手,从底层技术上开始着手研发。
1972年,卡西欧生产的个人计算器面世后迅速打开市场,发售10个月便突破了100万台大关。受计算器热销的拉动,日本IC产量再次追赶上了美国。
以此为基础,日本政府从1976年起,通过一系列政策,以产业联盟的方式,牵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研发,最终使日本半导体行业在80年代一举超越美国,几近垄断DRAM市场。
中国“芯”,如何弯道超车?
从日本的经验中不难看出,以政府政策为背景,日本企业非常善于通过开发采用晶体管和IC的大众化消费品,并通过政策引导资本,促进半导体技术基础的发展。这其中,来自产业的创新性需求是核心,政策与资本则是两翼。
当下,半导体行业了前所未有的上升周期,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对芯片产品诞生了海量的需求。对国内正在起步的众多芯片企业而言,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和发展环境,无疑是能否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性因素。
不过,现实难说乐观。据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观察,尽管近几年来,国内半导体企业数量飞速增长,但国产芯片产品大多扎堆低端产品,仍然难以替代进口。
以最近一年中最为紧缺的MCU为例。国产8位MCU已经占据50%的市场,普遍应用在消费电子、玩具行业。但这一轮“芯片荒”中的主角,却是性能更高的高端32位MCU。
一方面,恩智浦、德州仪器、瑞萨已经在高端MCU市场形成垄断,初创公司段时间内难以与之竞争。而另一方面,国产32位MCU的性能和稳定性与进口产品仍有差距。除在中端市场有所渗透外,国内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几乎为零。
能够弥补国产空白的高端半导体产品,无疑价值巨大。和日本半导体行业突围一样,国产芯片企业想要长足发展,背后离不开市场、资本与政策三方面资源的共同支持。但对于创业者而言,这意味着既要打入颠覆性产品的供应链,又要得到合适的产业政策加持,同时还要寻找到关注长期价值、深入理解半导体行业的投资者。
行业窗口期转瞬即逝,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寻找最优质的资源,助力自身腾飞?
事实证明了他的决策。普及率超过70%的产品,实际上是动辄如家具般大小的真空管收音机。相比之下,半导体收音机体积小、功耗低且便于携带,迅速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
当时的青少年诞生自战后第一批婴儿潮。叠加人口红利后,半导体收音机的畅销不仅拉开了索尼消费电子帝国的序幕,还开启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网络创业指导,上创业网】
日本半导体两次腾飞的关键字
与日本不同,美国当时的半导体订单,主要来自于军用产品。以仙童公司的硅晶体管为例,其主要应用集中在战略轰炸机和洲际导弹的导航计算机上。直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对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军事需求,仍然占到了国内总需求的50%。
虽然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中使用的晶体管不多,但在数百万销量的加持下,庞大的需求量还是推动了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当时,日本生产的晶体管,大约三分之二被用于制造收音机。东京通信研究所的成功,触动了东芝、NEC等日本企业,开始大力投入晶体管的制造生产。
1957年,日本的晶体管产量还仅有美国的五分之一。但仅仅两年之后,日本的晶体管产能就已经追平并超越了美国。到1960年时,日本晶体管产量突破1亿只,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晶体管生产国和出口国。
20年后,同样的故事在集成电路(IC)时代再一次上演。1969年,夏普首次通过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开发出商用电子计算器后,为以满足军用需求为主的集成电路找到了出口。但由于当时日本LSI良品率低,市场迅速被美国IC企业占领。
不过,卡西欧却在当时意识到,利用LSI制造的小型计算器,其受众范围远大于商用的台式设备,有可能成为像半导体收音机一样的个人化设备。基于这种意识,卡西欧开始和日立联手,从底层技术上开始着手研发。
1972年,卡西欧生产的个人计算器面世后迅速打开市场,发售10个月便突破了100万台大关。受计算器热销的拉动,日本IC产量再次追赶上了美国。
以此为基础,日本政府从1976年起,通过一系列政策,以产业联盟的方式,牵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研发,最终使日本半导体行业在80年代一举超越美国,几近垄断DRAM市场。
中国“芯”,如何弯道超车?
从日本的经验中不难看出,以政府政策为背景,日本企业非常善于通过开发采用晶体管和IC的大众化消费品,并通过政策引导资本,促进半导体技术基础的发展。这其中,来自产业的创新性需求是核心,政策与资本则是两翼。
当下,半导体行业了前所未有的上升周期,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对芯片产品诞生了海量的需求。对国内正在起步的众多芯片企业而言,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和发展环境,无疑是能否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性因素。
不过,现实难说乐观。据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观察,尽管近几年来,国内半导体企业数量飞速增长,但国产芯片产品大多扎堆低端产品,仍然难以替代进口。
以最近一年中最为紧缺的MCU为例。国产8位MCU已经占据50%的市场,普遍应用在消费电子、玩具行业。但这一轮“芯片荒”中的主角,却是性能更高的高端32位MCU。
一方面,恩智浦、德州仪器、瑞萨已经在高端MCU市场形成垄断,初创公司段时间内难以与之竞争。而另一方面,国产32位MCU的性能和稳定性与进口产品仍有差距。除在中端市场有所渗透外,国内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几乎为零。
能够弥补国产空白的高端半导体产品,无疑价值巨大。和日本半导体行业突围一样,国产芯片企业想要长足发展,背后离不开市场、资本与政策三方面资源的共同支持。但对于创业者而言,这意味着既要打入颠覆性产品的供应链,又要得到合适的产业政策加持,同时还要寻找到关注长期价值、深入理解半导体行业的投资者。
行业窗口期转瞬即逝,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寻找最优质的资源,助力自身腾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