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日)晚上8点,华为将发布鸿蒙操作系统。虽然成败还未可知,但对中国手机行业来说,无疑是里程碑的一刻。
从山寨机大国,到占据智能机市场半壁江山,再到现在有了自己研发的操作系统,过去十多年里,中国手机行业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崛起。
聚光灯前,我们看到的是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企业,而在它们背后,还有一个同样功不可没的行业——显示器面板,也就是普通消费者所说的屏幕。
工作人员正在对显示器面板进行扫码作业
可以说,如果没有显示器面板行业的发展,中国在手机和互联网领域将是另一番光景。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面板行业的故事。
01
国家为什么会低利息
借钱给面板企业?
普通用户对面板行业的关注度很低,但各级政府对面板企业却非常关注,支持起来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京东方、TCL、深天马、龙腾光电等面板企业,都从银行、政府那里借到了很多很多钱,而且利息还很低,平均下来不到3%。
有些地方政府对面板行业的支持,已经到了“穷谁也不能穷面板”的地步。
比如,2008年,京东方落户合肥,合肥市政府投资了30亿元,并协助解决了85亿元的贷款,为了筹钱给京东方,当年合肥市政府甚至把在建的地铁项目都暂停了。
京东方第六代TFT-LCD生产线落户合肥
更令人羡慕的是,面板企业借的钱有时候甚至不用还:
2009年,TCL集团旗下的华星光电在深圳兴建新生产线,总投资245亿元,深圳市投资了一半,几年后又豁免了51亿元的债务。
2018年,福州市政府豁免了京东方63亿元的债务。
到后来,政府对面板企业的支持甚至形成了一种模式:每当面板企业要兴建新的生产线,政府都会先用自己的钱解决一部分,再出面组织银团贷款(多家银行、金融机构共同贷款,以分担风险)解决一部分,剩下的部分才由企业自己去解决。
借钱容易,利息低,有些钱还不用还,如此优厚的条件,放眼全国估计也找不到第二个行业了,隔壁的房地产老板看了都馋哭了。
TCL旗下华星光电的债务得到豁免
政府如此鼎力支持,面板行业一定很赚钱吧?
并没有,面板行业的利润其实还非常低。2020年,A股所有面板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只有7.21%,勉强跑赢GDP增速。
要知道,面板企业的利润里还有一大块是政府的补贴,比如京东方2020年净利润为50.14亿元,其中就有多达26亿元是政府的补贴。如果再把这部分扣除,面板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还会更低。
那么,政府为面板企业花了这么多钱,到底图个什么?
图的是其他行业的发展。
显示器面板是典型的“新基建”:本身不怎么赚钱,但它能让与其相关的行业赚更多的钱。
我们的面板行业站起来了,我们的手机厂商才有崛起的基础。
2010年,HTC Desire系列手机销售长虹,但他们很快遭到了三星的强烈打压——断供屏幕,HTC被迫改换屏幕面板,三星手机趁机攫取了市场份额。
可以想见,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面板产业,国产手机的崛起之路将会艰辛许多。就像京东方的创始人王东升所言:“如果没有像京东方这样的企业,华为、联想、小米、魅族们,得给牢牢掌握面板行业话语权的三星、LG、夏普这些日韩企业多贡献多少营收?”
京东方科技集团创始人王东升
再想远一点,如果国产手机无法崛起,智能机的普及会慢上许多,那么滴滴、美团、抖音、快手的成长就更要打上问号了。
即使不想这么长远,面板企业对产业链和城市的带动效应也非常明显。比如京东方落户合肥市,解决了很多就业,吸引了一批产业链上的企业进驻合肥,京东方带动的GDP总量,已经远超当年合肥市政府的投资额了。
补贴一个“不赚钱”的行业,换来城市的发展和更多行业的“赚大钱”,这就是政府拼命补贴面板行业的经济账。
02
逆周期投资:
面板行业的必杀战略
有人会说,面板企业就不能争点气吗?就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吗?
很遗憾,真的不能。
这事儿得从韩国人说起。
面板行业是典型的周期行业。一轮典型的面板周期,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繁荣期:当一种新型电子产品面市后,会产生庞大的显示器面板需求,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比如,1992年,IBM推出了著名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夏普、富士通等日本企业纷纷兴建面板生产线,都想吃下笔记本电脑屏幕这块大蛋糕。
IBM划时代的产品ThinkPad 700
②衰退期:因为大家都在拼命生产,产品很快供大于求,面板价格暴跌,企业利润骤减,不得不转而减产。
③复苏期:面板价格暴跌后,一些原本不存在的需求开始慢慢出现、壮大。比如,液晶屏幕价格暴跌后,原来只能用在高端笔记本电脑上的液晶屏,现在普通价位的台式电脑也能用得起了。于是,需求超越供给,价格猛涨,企业再次扩大规模,下一轮周期开始。
本来,在这种周期行业里,各家企业的经营策略都高度一致:行情好就扩产赚钱,行情不好则减产过冬。
直到韩国人杀了进来。
1995年,三星和LG正式进军面板行业。当时正值ThinkPad热潮后的衰退期,面板价格跌到谷底。正常来说,此时应该裁员、关厂、削减产量,等待下一轮周期的到来。实际上,日本企业们也确实是这么干的。
但韩国人不这么玩,他们的打法就四个字:
超级加倍!
三星和LG非但不缩减产能,还扩大产能,被日企裁员的工程师,他们照单全收。不单继续生产已经严重供给过剩的笔记本显示屏,还投产尺寸更大、价格更贵的屏幕,为下一轮周期做准备。
LG面板工厂里的生产线
当然,超级加倍的成本是很高昂的。
扩产导致面板价格越打越低,有时候甚至比成本更低,三星和LG的面板公司连续亏损了9年,亏掉的钱比它们的注册资本还要多。
它们为什么没倒闭?因为只要韩国政府没倒闭,它们就不会倒闭。韩国政府给三星和LG提供了巨额的低息贷款,保证它们能够“只要亏不死,就往死里亏”。
靠着这种逆周期投资战略,韩国企业成功扛过行业寒冬,挤走了一众日本面板企业。进入新世纪后,液晶电视开始普及,两家提前布局的韩国企业一飞冲天。
让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那个问题,中国面板企业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看看日本面板企业的结局就知道了。
03
逆周期投资的关键:并不是钱
《经济学人》杂志曾将三星在半导体、面板行业的胜利,归功于韩国政府的鼎力支持。
想要战胜三星,就得要战胜韩国,而一家企业是战胜不了一个国家的。
三星的背后是韩国政府
于是,我们在新世纪伊始,便开启了对面板企业的扶持。特别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正因为有了国家意志的强力支撑,中国面板企业才能挺过严冬。
但未来我们和韩国在面板行业上的竞争,并不是比谁更有钱,谁补贴得更多。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都知道笔记本电脑诞生后,台式电脑也用上了液晶屏幕,但在当时,谁又能断言电脑一定会走进千家万户呢?比如,日本企业就曾断言14英寸的屏幕已经完全够用了——他们只考虑了笔记本电脑,轻视了未来液晶电视的需求。
我们也知道液晶电视普及后,人们对电视屏幕的需求会越变越大。但在当时,谁又能断言超大尺寸的面板一定能研发出来呢?
人们对屏幕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时企业能明确知道的,就只有一跌再跌的面板价格,以及难看的财务报表。如果衰退之后,新产品不能很快出现,又或是新产品的技术路线和自己的布局不同,那所有的投资都会付诸东流。
韩国企业之所以能战胜日本企业,是因为他们坚信新技术一定会研发成功,新技术也一定会刺激新需求,衰退过后必然是复苏,将来的利润一定会大幅超越现在的投入。
所以,韩国企业的胜利,不只是资金的胜利,也是技术、远见和勇气的胜利。
同样的道理,未来在面板行业同韩国竞争,资金只是基本条件,关键在于,谁能够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谁能够生产更好的产品。
从山寨机大国,到占据智能机市场半壁江山,再到现在有了自己研发的操作系统,过去十多年里,中国手机行业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崛起。
聚光灯前,我们看到的是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企业,而在它们背后,还有一个同样功不可没的行业——显示器面板,也就是普通消费者所说的屏幕。
工作人员正在对显示器面板进行扫码作业
可以说,如果没有显示器面板行业的发展,中国在手机和互联网领域将是另一番光景。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面板行业的故事。
01
国家为什么会低利息
借钱给面板企业?
普通用户对面板行业的关注度很低,但各级政府对面板企业却非常关注,支持起来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京东方、TCL、深天马、龙腾光电等面板企业,都从银行、政府那里借到了很多很多钱,而且利息还很低,平均下来不到3%。
有些地方政府对面板行业的支持,已经到了“穷谁也不能穷面板”的地步。
比如,2008年,京东方落户合肥,合肥市政府投资了30亿元,并协助解决了85亿元的贷款,为了筹钱给京东方,当年合肥市政府甚至把在建的地铁项目都暂停了。
京东方第六代TFT-LCD生产线落户合肥
更令人羡慕的是,面板企业借的钱有时候甚至不用还:
2009年,TCL集团旗下的华星光电在深圳兴建新生产线,总投资245亿元,深圳市投资了一半,几年后又豁免了51亿元的债务。
2018年,福州市政府豁免了京东方63亿元的债务。
到后来,政府对面板企业的支持甚至形成了一种模式:每当面板企业要兴建新的生产线,政府都会先用自己的钱解决一部分,再出面组织银团贷款(多家银行、金融机构共同贷款,以分担风险)解决一部分,剩下的部分才由企业自己去解决。
借钱容易,利息低,有些钱还不用还,如此优厚的条件,放眼全国估计也找不到第二个行业了,隔壁的房地产老板看了都馋哭了。
TCL旗下华星光电的债务得到豁免
政府如此鼎力支持,面板行业一定很赚钱吧?
并没有,面板行业的利润其实还非常低。2020年,A股所有面板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只有7.21%,勉强跑赢GDP增速。
要知道,面板企业的利润里还有一大块是政府的补贴,比如京东方2020年净利润为50.14亿元,其中就有多达26亿元是政府的补贴。如果再把这部分扣除,面板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还会更低。
那么,政府为面板企业花了这么多钱,到底图个什么?
图的是其他行业的发展。
显示器面板是典型的“新基建”:本身不怎么赚钱,但它能让与其相关的行业赚更多的钱。
我们的面板行业站起来了,我们的手机厂商才有崛起的基础。
2010年,HTC Desire系列手机销售长虹,但他们很快遭到了三星的强烈打压——断供屏幕,HTC被迫改换屏幕面板,三星手机趁机攫取了市场份额。
可以想见,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面板产业,国产手机的崛起之路将会艰辛许多。就像京东方的创始人王东升所言:“如果没有像京东方这样的企业,华为、联想、小米、魅族们,得给牢牢掌握面板行业话语权的三星、LG、夏普这些日韩企业多贡献多少营收?”
京东方科技集团创始人王东升
再想远一点,如果国产手机无法崛起,智能机的普及会慢上许多,那么滴滴、美团、抖音、快手的成长就更要打上问号了。
即使不想这么长远,面板企业对产业链和城市的带动效应也非常明显。比如京东方落户合肥市,解决了很多就业,吸引了一批产业链上的企业进驻合肥,京东方带动的GDP总量,已经远超当年合肥市政府的投资额了。
补贴一个“不赚钱”的行业,换来城市的发展和更多行业的“赚大钱”,这就是政府拼命补贴面板行业的经济账。
02
逆周期投资:
面板行业的必杀战略
有人会说,面板企业就不能争点气吗?就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吗?
很遗憾,真的不能。
这事儿得从韩国人说起。
面板行业是典型的周期行业。一轮典型的面板周期,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繁荣期:当一种新型电子产品面市后,会产生庞大的显示器面板需求,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比如,1992年,IBM推出了著名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夏普、富士通等日本企业纷纷兴建面板生产线,都想吃下笔记本电脑屏幕这块大蛋糕。
IBM划时代的产品ThinkPad 700
②衰退期:因为大家都在拼命生产,产品很快供大于求,面板价格暴跌,企业利润骤减,不得不转而减产。
③复苏期:面板价格暴跌后,一些原本不存在的需求开始慢慢出现、壮大。比如,液晶屏幕价格暴跌后,原来只能用在高端笔记本电脑上的液晶屏,现在普通价位的台式电脑也能用得起了。于是,需求超越供给,价格猛涨,企业再次扩大规模,下一轮周期开始。
本来,在这种周期行业里,各家企业的经营策略都高度一致:行情好就扩产赚钱,行情不好则减产过冬。
直到韩国人杀了进来。
1995年,三星和LG正式进军面板行业。当时正值ThinkPad热潮后的衰退期,面板价格跌到谷底。正常来说,此时应该裁员、关厂、削减产量,等待下一轮周期的到来。实际上,日本企业们也确实是这么干的。
但韩国人不这么玩,他们的打法就四个字:
超级加倍!
三星和LG非但不缩减产能,还扩大产能,被日企裁员的工程师,他们照单全收。不单继续生产已经严重供给过剩的笔记本显示屏,还投产尺寸更大、价格更贵的屏幕,为下一轮周期做准备。
LG面板工厂里的生产线
当然,超级加倍的成本是很高昂的。
扩产导致面板价格越打越低,有时候甚至比成本更低,三星和LG的面板公司连续亏损了9年,亏掉的钱比它们的注册资本还要多。
它们为什么没倒闭?因为只要韩国政府没倒闭,它们就不会倒闭。韩国政府给三星和LG提供了巨额的低息贷款,保证它们能够“只要亏不死,就往死里亏”。
靠着这种逆周期投资战略,韩国企业成功扛过行业寒冬,挤走了一众日本面板企业。进入新世纪后,液晶电视开始普及,两家提前布局的韩国企业一飞冲天。
让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那个问题,中国面板企业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看看日本面板企业的结局就知道了。
03
逆周期投资的关键:并不是钱
《经济学人》杂志曾将三星在半导体、面板行业的胜利,归功于韩国政府的鼎力支持。
想要战胜三星,就得要战胜韩国,而一家企业是战胜不了一个国家的。
三星的背后是韩国政府
于是,我们在新世纪伊始,便开启了对面板企业的扶持。特别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正因为有了国家意志的强力支撑,中国面板企业才能挺过严冬。
但未来我们和韩国在面板行业上的竞争,并不是比谁更有钱,谁补贴得更多。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都知道笔记本电脑诞生后,台式电脑也用上了液晶屏幕,但在当时,谁又能断言电脑一定会走进千家万户呢?比如,日本企业就曾断言14英寸的屏幕已经完全够用了——他们只考虑了笔记本电脑,轻视了未来液晶电视的需求。
我们也知道液晶电视普及后,人们对电视屏幕的需求会越变越大。但在当时,谁又能断言超大尺寸的面板一定能研发出来呢?
人们对屏幕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时企业能明确知道的,就只有一跌再跌的面板价格,以及难看的财务报表。如果衰退之后,新产品不能很快出现,又或是新产品的技术路线和自己的布局不同,那所有的投资都会付诸东流。
韩国企业之所以能战胜日本企业,是因为他们坚信新技术一定会研发成功,新技术也一定会刺激新需求,衰退过后必然是复苏,将来的利润一定会大幅超越现在的投入。
所以,韩国企业的胜利,不只是资金的胜利,也是技术、远见和勇气的胜利。
同样的道理,未来在面板行业同韩国竞争,资金只是基本条件,关键在于,谁能够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谁能够生产更好的产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 短视频侵权是屋子里的大象,不能视而不见
下一篇: 创业者心中最完美的投资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