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8日凌晨,美国旧金山的Moscone West会展中心人头攒动,来自57个国家的5200位观众聚集在这里,翘首企盼,等待乔布斯亲自揭开iPhone4的神秘面纱。
彼时的太平洋西岸则格外平静。谁也没想到,虎踞岛国的一个相机巨头将要被一洋之隔的黑天鹅搅动百年高光。
裁员、关厂和亏损
2017年,尼康迎来百年诞辰。这个本该大放异彩的时刻,尼康却身陷泥潭。
年初新一期财报公布后,尼康单日股价下跌15%,市值从7548亿日元跌至6446亿日元,近10亿美元一夜蒸发。
紧接着,企业高层又经历了大换血,董事长木本真木辞职,其他几名董事、高级人员也被替换。
这场骚动波及中国,江苏无锡的尼康工厂和位于上海最繁华路段南京西路的体验中心相继关闭,遣散员工2268人。
东南亚也未能幸免,泰国和老挝的尼康工厂分别裁员500人、200人,占海外员工总数的10%。
一时间,尼康“要完了”的声音甚嚣尘上。有消息称,尼康因为亏损,不得不卖掉核心光刻机业务输血续命。还有报道称,尼康将面临破产,或由另一个日本影像巨头富士接盘,正式改名为“富士康”。
不管是既定事实还是无端猜测,这些接踵而至的负面消息,都表明尼康已经发出危险信号。
在此之后,尼康一度沉寂,直到今年6月,其再次出现在新闻热搜,却要“再次断臂”。
今年6月,尼康突然宣布把日本国内唯一一家生产相机机身的宫城县工厂转移至泰国,并计划关闭从事数码相机更换镜头部件加工的山形、福岛两县的2家工厂。
在关闭中国的相机生产基地后再关闭日本工厂,此举无疑意味着日本制造尼康相机的历史就此终结,尼康相机彻底转变为“泰国制造”。
一系列的关厂举动,再次引发了外界对这家百年企业的担忧。实际上,关于它疯狂缩减成本的原因,早在此前公布的一份“退步成绩单”就已经做了铺垫——尼康没钱了。
根据5月13日尼康公布的2020财报数据,其主力产品——数码相机销量大幅下降,年度销售额为451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65亿元),较上一年度下滑23.7%;年度亏损额为34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达到历史最大规模。
其中,作为尼康的支柱业务,影像部门收入同比大减33.5%。精密设备和工业设备两大板块同样惨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4.6%和8.1%。唯一增长的医疗保健业务,在如今健康产业蒸蒸日上的大背景下,涨幅也仅有1.3%。
曾经,尼康相机作为相机界的扛把子,拥有无数的粉丝和荣光,能够拥有一部尼康相机绝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就连摄影圈打招呼都是这样的:你的相机是尼康还是佳能?
而如今巨头衰落,人们在唏嘘的同时,似乎只有从历史中才能找出答案。
【如何创业,请关注创业信息网】
炮火中崛起的巨头
人类的战争史通常是一部武器发展史,战争给无数人带来了灾难,但也给像尼康这样的企业带来了机遇。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光学巨头也是世界光学仪器设备巨头的蔡司,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为了解决军舰的光学设备问题,日本被迫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
1917年,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成立,这便是尼康的前身。
由于技术落后,起步期的尼康几乎寸步难行。
当时最先进的光学技术被德国大佬紧紧把持,尼康不得不低头聘请了8名德国光学专家,加上自己的200名员工,公司才草草开张。虽然条件简陋,但尼康的生产线涉及了望远镜、显微镜、光学测量仪以及相机镜头等多项设备。
随着二战爆发,强大的军需让尼康开始涉足更复杂的军工设备,小到枪械的瞄准镜,大到飞机、舰艇的巨炮瞄准装备,尼康都可以制造。
到二战中期,尼康旗下已经有了19家工厂和2.3万名员工,所生产的光学仪器包括望远镜、潜望镜、航空侦查镜头、光学轰炸瞄准具等等。
日本军工产业发展迅猛,美国开始慌了,加大了对日本的炮火攻击。当时尼康所有在东京的生产场地几乎都被美军的炮弹夷为平地,只剩下了一家工厂和1400名员工。
动荡年代,保命要紧。在战争中受到重创的尼康,开始转战民用领域保江山。
1949年,尼康仿照徕卡生产出来了自己第一台划时代意义的相机:Nikon M,这款相机几乎和当时流行的徕卡M一模一样。
一个“山寨”货,还想和巨头竞争,简直是天方夜谭。当所有人都等着看尼康笑话时,它却在另一场战争中迎来了翻身的机会。
这个给尼康带来机会,甚至奠定了尼康在相机界地位的战争,就是朝鲜战争。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由于日本是朝鲜战争时期西方记者的主要集中地,尼康的Nikon M迅速在记者群体中走红。
尼康倒也争气,凭着不服输的精神推出了最“扛造”相机,趁机打入了挑剔的国际市场。
美国摄影记者大卫·道格拉斯·邓肯曾说,“在当时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几乎所有的设备都在寒冬里出现了故障,唯有尼康镜头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正常使用。”
此后五十年,佳能、索尼等品牌入局,日系相机迎来了百花齐放、纵横捭阖的时代,但无论缠斗怎样激烈,尼康始终都是傲视群雄的那一个。
佳能率先推出Canon Flex单反相机,尼康不疾不徐,一段时间后才推出了一款Nikon大F。双方还未正面交锋,尼康就已躺赢,因为它迎来了新的战点。
1970年,柬埔寨内战爆发,英国战地记者麦卡林的尼康大F在金边东部的波罗缅省为他挡住了一颗AK47射出的子弹。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被7.62毫米的子弹击中后,这台尼康大F竟然还可以正常工作。据说在送医途中,唐·麦卡林一直把这台尼康F抓在手中。
这样传奇的消息一经报道,给足了尼康被吹捧的资本,随后尼康一路开挂,上天入地。
1971年,尼康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选中,9台基于尼康Photomic FT所改造的相机,随着阿波罗15号登上了月球。接下来的半个世纪,尼康都在为NASA提供“最扛造”的相机。
在经历了被打压、重创、行业混战后,尼康熬过了层层考验,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
80年代,尼康在集合大量光学技术的半导体制造装置业务上高居全球市场份额榜首,占比超过50%,IBM、AMD、英特尔这些大客户,都在排队抢购尼康的光刻机设备。
2013年,尼康迎来巅峰时刻,全年营收10104亿日元。在强敌环伺的影像市场,依然创下了7512亿日元的销售额新高,市场占比超过七成,根基之稳令人惊叹。
然而,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跨界风暴席卷全球,尼康英雄白头,长达十几年的至暗时刻正式拉开序幕。
尼康衰落,iPhone的锅?
2010年6月8日凌晨,旧金山的Moscone West会展中心人头攒动,来自57个国家的5200位观众聚集在这里,翘首企盼,等待乔布斯亲自揭开iPhone4的神秘面纱。
谁也没料到,被称为乔布斯经典之作的iPhone4不仅颠覆了整个手机行业,还给相机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搭载了1/3.2英寸背照式CMOS传感器的iPhone4,即便像素只有500万,画质已然不输相机。
对相机产业来说,iPhone4的出现无疑起了个坏头儿。在此之后,手机迭代越来越迅速,每一个品牌都把拍照功能当作抢食领地的重要手段。
iPhone的攻势也更加猛烈,甚至公开叫板相机产业。
2013年,苹果为iPhone5制作投放了一支主题为“Photos Every Day”的广告。影片里,iPhone把各种拍照的场景剪接到一起,森林大海、城市街头,每个人都在用手机记录。
广告尾部出现一句独白,“Every day, more photos are taken with the iPhone than any other camera”。大概意思是,“每天,更多的照片是用手机拍的,而不是用相机”,相当于赤裸裸地对相机产业说,“你们已经成为过去时”。
近几年,“柔光三摄”“亿级像素”“夜间拍照”“微云台结构”这些新兴功能来势汹汹、层出不穷,电子设备走向高度集成化,手机不再是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工具,消费者迎来了手机拍照时代。
曾经备受宠爱的相机,逐渐被人们遗忘在角落。
其实,iPhone对相机产业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此。硬件市场引吭高歌,软件市场仿佛也听从了iPhone的召唤,加入了这场“相机清退运动”。
2019年极光发布的《拍摄美化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每10个移动网民中,有4个就在手机里装有拍摄美化App。
以滤镜市场标杆品牌“美图”为例。根据美图公司2020年度财报,美图旗下各产品全球月活用户高达2.6亿。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了instagram、微信、微博等一大批社交软件。
在即时分享时代,社交已经成为大众的主流需求。拍了就能修,修了就能发,又快又美又便宜是大众心之所向。
硬件、软件的联合围剿,引发了相机“技术党”“器材党”的抗议,但冰冷的数据给出了直白的反驳。
国际相机影像器材工业协会(CIPA)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2020年的相机产量约为874万台,同比减少41.6%,市场缩水将近一半;相比于2010年顶峰时期的1.21亿台销量,2020年全年销量仅有888万台,较2010年减少了92.7%,还不及顶峰时期的1/10。
市场颓势尽显,尽管拥有百年沉淀,尼康也同样措手不及。
在尼康2020财年中,尼康总计售出162万台可换镜头相机、265万支镜头和84万台便携型数码相机,销量同比分别下滑21.4%、16.4%和47.5%。
面对如此大幅的下滑,尼康将原因归咎于市场萎缩和疫情的双重影响,尤其是智能手机对于整个数码相机产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
但实际上,尼康的没落,并不能全怪iPhone。
工匠精神的B面
今年伊始,vivo的新旗舰手机上,出现了蔡司认证的标志。随后,哈苏也高调牵手一加,推出了影像机皇一加9。
在此之前,著名相机品牌徕卡选择和华为合作,通过为华为提供镜头模组以及技术支持,让自己保持市场竞争力。虽然这样做看似会与其主要业务有冲突,实际却为徕卡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光学巨头与手机品牌跨界合作,无疑是希望顺应时代的变化来实现自救,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于消费者身边。
而在这些跨界合作中,我们始终没有看到尼康的身影。与动荡的财报相比,尼康的反应似乎太过平静。
曾经,影像业务占据尼康总营收的半壁江山,在遭遇滑铁卢后,尼康并没有选择以更贴近消费者的方式存在,而是把自己束之高阁。
2017年关闭中国工厂时,尼康就曾表示,未来将砍掉低端市场,强化中高端单反相机的生产和研发。其甚至担心一体化操作的微单相机会跟旗下数码单反相机出现业务冲突,不愿投入成本去生产研发微单相机。
结果,尼康不仅没有扛住跨界风暴,在擅长的专业相机领域,佳能和索尼对它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在半导体领域,尼康同样放不下身段。
上世纪80年代的光刻机市场,ASML、尼康、佳能三足鼎立。
新世纪初期,ASML率先推出12吋晶圆曝光机,尼康与佳能因技术落后,导致市占率持续下滑。到2015年,ASML的市占率已经高达81%,而尼康与佳能合计不到19%。
虽然在2000年代失败的日本半导体大厂并不只有尼康,但日立、索尼、松下及时切割缩小了半导体事业部门,不管是放弃半导体事业的日立,还是专注单一产品的索尼或东芝,经营都有所起色。
唯独坚持从头到尾自力更生的尼康,事业一直未见好转。
面对半导体设备事业的未来,尼康副社长兼财务长冈昌志在记者会上曾表态:“我们有考虑半导体设备事业的清算出售事项,不过中短期内还不会抛弃这项事业,而是减少研发费用,转向还有营利机会的利基市场。”
而减少研发投资,意味着退出利润最高的最尖端曝光装置市场,也预示着尼康将在昔日虚空的情怀中更加狼狈。
不得不承认,尼康从传统制造业时代发展至今,秉承的工匠精神确实给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辉煌,但在互联网时代,原有的方法论被产业的无序变革击得粉碎。
在开放经济体的大背景下,思想颠覆更加频繁,产业变革加速进行,工匠精神逐渐沦为“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的借口。
或许,从相机抵御恶劣的战地气候、帮记者挡子弹时起,吃到红利的尼康就为自己规划好了未来的百年蓝图。
在此后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中,尼康习惯性地认为只要把自己认为“好”的品质做到极致,便可以重新揽获消费者,收复失地。然而实际上,过度沉迷于自己的优越和精妙中不能自拔,只会失去了把自己推向“N+1纪元”的能力。
百年尼康,历经残酷战场的炮火纷飞、奥运赛场的光芒闪耀、永恒太空的神秘寂静,却在这个时代对消费者保留着上个世纪的忠诚。
它还能挺过下一个百年吗?
彼时的太平洋西岸则格外平静。谁也没想到,虎踞岛国的一个相机巨头将要被一洋之隔的黑天鹅搅动百年高光。
裁员、关厂和亏损
2017年,尼康迎来百年诞辰。这个本该大放异彩的时刻,尼康却身陷泥潭。
年初新一期财报公布后,尼康单日股价下跌15%,市值从7548亿日元跌至6446亿日元,近10亿美元一夜蒸发。
紧接着,企业高层又经历了大换血,董事长木本真木辞职,其他几名董事、高级人员也被替换。
这场骚动波及中国,江苏无锡的尼康工厂和位于上海最繁华路段南京西路的体验中心相继关闭,遣散员工2268人。
东南亚也未能幸免,泰国和老挝的尼康工厂分别裁员500人、200人,占海外员工总数的10%。
一时间,尼康“要完了”的声音甚嚣尘上。有消息称,尼康因为亏损,不得不卖掉核心光刻机业务输血续命。还有报道称,尼康将面临破产,或由另一个日本影像巨头富士接盘,正式改名为“富士康”。
不管是既定事实还是无端猜测,这些接踵而至的负面消息,都表明尼康已经发出危险信号。
在此之后,尼康一度沉寂,直到今年6月,其再次出现在新闻热搜,却要“再次断臂”。
今年6月,尼康突然宣布把日本国内唯一一家生产相机机身的宫城县工厂转移至泰国,并计划关闭从事数码相机更换镜头部件加工的山形、福岛两县的2家工厂。
在关闭中国的相机生产基地后再关闭日本工厂,此举无疑意味着日本制造尼康相机的历史就此终结,尼康相机彻底转变为“泰国制造”。
一系列的关厂举动,再次引发了外界对这家百年企业的担忧。实际上,关于它疯狂缩减成本的原因,早在此前公布的一份“退步成绩单”就已经做了铺垫——尼康没钱了。
根据5月13日尼康公布的2020财报数据,其主力产品——数码相机销量大幅下降,年度销售额为451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65亿元),较上一年度下滑23.7%;年度亏损额为34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达到历史最大规模。
其中,作为尼康的支柱业务,影像部门收入同比大减33.5%。精密设备和工业设备两大板块同样惨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4.6%和8.1%。唯一增长的医疗保健业务,在如今健康产业蒸蒸日上的大背景下,涨幅也仅有1.3%。
曾经,尼康相机作为相机界的扛把子,拥有无数的粉丝和荣光,能够拥有一部尼康相机绝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就连摄影圈打招呼都是这样的:你的相机是尼康还是佳能?
而如今巨头衰落,人们在唏嘘的同时,似乎只有从历史中才能找出答案。
【如何创业,请关注创业信息网】
炮火中崛起的巨头
人类的战争史通常是一部武器发展史,战争给无数人带来了灾难,但也给像尼康这样的企业带来了机遇。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光学巨头也是世界光学仪器设备巨头的蔡司,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为了解决军舰的光学设备问题,日本被迫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
1917年,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成立,这便是尼康的前身。
由于技术落后,起步期的尼康几乎寸步难行。
当时最先进的光学技术被德国大佬紧紧把持,尼康不得不低头聘请了8名德国光学专家,加上自己的200名员工,公司才草草开张。虽然条件简陋,但尼康的生产线涉及了望远镜、显微镜、光学测量仪以及相机镜头等多项设备。
随着二战爆发,强大的军需让尼康开始涉足更复杂的军工设备,小到枪械的瞄准镜,大到飞机、舰艇的巨炮瞄准装备,尼康都可以制造。
到二战中期,尼康旗下已经有了19家工厂和2.3万名员工,所生产的光学仪器包括望远镜、潜望镜、航空侦查镜头、光学轰炸瞄准具等等。
日本军工产业发展迅猛,美国开始慌了,加大了对日本的炮火攻击。当时尼康所有在东京的生产场地几乎都被美军的炮弹夷为平地,只剩下了一家工厂和1400名员工。
动荡年代,保命要紧。在战争中受到重创的尼康,开始转战民用领域保江山。
1949年,尼康仿照徕卡生产出来了自己第一台划时代意义的相机:Nikon M,这款相机几乎和当时流行的徕卡M一模一样。
一个“山寨”货,还想和巨头竞争,简直是天方夜谭。当所有人都等着看尼康笑话时,它却在另一场战争中迎来了翻身的机会。
这个给尼康带来机会,甚至奠定了尼康在相机界地位的战争,就是朝鲜战争。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由于日本是朝鲜战争时期西方记者的主要集中地,尼康的Nikon M迅速在记者群体中走红。
尼康倒也争气,凭着不服输的精神推出了最“扛造”相机,趁机打入了挑剔的国际市场。
美国摄影记者大卫·道格拉斯·邓肯曾说,“在当时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几乎所有的设备都在寒冬里出现了故障,唯有尼康镜头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正常使用。”
此后五十年,佳能、索尼等品牌入局,日系相机迎来了百花齐放、纵横捭阖的时代,但无论缠斗怎样激烈,尼康始终都是傲视群雄的那一个。
佳能率先推出Canon Flex单反相机,尼康不疾不徐,一段时间后才推出了一款Nikon大F。双方还未正面交锋,尼康就已躺赢,因为它迎来了新的战点。
1970年,柬埔寨内战爆发,英国战地记者麦卡林的尼康大F在金边东部的波罗缅省为他挡住了一颗AK47射出的子弹。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被7.62毫米的子弹击中后,这台尼康大F竟然还可以正常工作。据说在送医途中,唐·麦卡林一直把这台尼康F抓在手中。
这样传奇的消息一经报道,给足了尼康被吹捧的资本,随后尼康一路开挂,上天入地。
1971年,尼康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选中,9台基于尼康Photomic FT所改造的相机,随着阿波罗15号登上了月球。接下来的半个世纪,尼康都在为NASA提供“最扛造”的相机。
在经历了被打压、重创、行业混战后,尼康熬过了层层考验,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
80年代,尼康在集合大量光学技术的半导体制造装置业务上高居全球市场份额榜首,占比超过50%,IBM、AMD、英特尔这些大客户,都在排队抢购尼康的光刻机设备。
2013年,尼康迎来巅峰时刻,全年营收10104亿日元。在强敌环伺的影像市场,依然创下了7512亿日元的销售额新高,市场占比超过七成,根基之稳令人惊叹。
然而,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跨界风暴席卷全球,尼康英雄白头,长达十几年的至暗时刻正式拉开序幕。
尼康衰落,iPhone的锅?
2010年6月8日凌晨,旧金山的Moscone West会展中心人头攒动,来自57个国家的5200位观众聚集在这里,翘首企盼,等待乔布斯亲自揭开iPhone4的神秘面纱。
谁也没料到,被称为乔布斯经典之作的iPhone4不仅颠覆了整个手机行业,还给相机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搭载了1/3.2英寸背照式CMOS传感器的iPhone4,即便像素只有500万,画质已然不输相机。
对相机产业来说,iPhone4的出现无疑起了个坏头儿。在此之后,手机迭代越来越迅速,每一个品牌都把拍照功能当作抢食领地的重要手段。
iPhone的攻势也更加猛烈,甚至公开叫板相机产业。
2013年,苹果为iPhone5制作投放了一支主题为“Photos Every Day”的广告。影片里,iPhone把各种拍照的场景剪接到一起,森林大海、城市街头,每个人都在用手机记录。
广告尾部出现一句独白,“Every day, more photos are taken with the iPhone than any other camera”。大概意思是,“每天,更多的照片是用手机拍的,而不是用相机”,相当于赤裸裸地对相机产业说,“你们已经成为过去时”。
近几年,“柔光三摄”“亿级像素”“夜间拍照”“微云台结构”这些新兴功能来势汹汹、层出不穷,电子设备走向高度集成化,手机不再是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工具,消费者迎来了手机拍照时代。
曾经备受宠爱的相机,逐渐被人们遗忘在角落。
其实,iPhone对相机产业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此。硬件市场引吭高歌,软件市场仿佛也听从了iPhone的召唤,加入了这场“相机清退运动”。
2019年极光发布的《拍摄美化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每10个移动网民中,有4个就在手机里装有拍摄美化App。
以滤镜市场标杆品牌“美图”为例。根据美图公司2020年度财报,美图旗下各产品全球月活用户高达2.6亿。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了instagram、微信、微博等一大批社交软件。
在即时分享时代,社交已经成为大众的主流需求。拍了就能修,修了就能发,又快又美又便宜是大众心之所向。
硬件、软件的联合围剿,引发了相机“技术党”“器材党”的抗议,但冰冷的数据给出了直白的反驳。
国际相机影像器材工业协会(CIPA)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2020年的相机产量约为874万台,同比减少41.6%,市场缩水将近一半;相比于2010年顶峰时期的1.21亿台销量,2020年全年销量仅有888万台,较2010年减少了92.7%,还不及顶峰时期的1/10。
市场颓势尽显,尽管拥有百年沉淀,尼康也同样措手不及。
在尼康2020财年中,尼康总计售出162万台可换镜头相机、265万支镜头和84万台便携型数码相机,销量同比分别下滑21.4%、16.4%和47.5%。
面对如此大幅的下滑,尼康将原因归咎于市场萎缩和疫情的双重影响,尤其是智能手机对于整个数码相机产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
但实际上,尼康的没落,并不能全怪iPhone。
工匠精神的B面
今年伊始,vivo的新旗舰手机上,出现了蔡司认证的标志。随后,哈苏也高调牵手一加,推出了影像机皇一加9。
在此之前,著名相机品牌徕卡选择和华为合作,通过为华为提供镜头模组以及技术支持,让自己保持市场竞争力。虽然这样做看似会与其主要业务有冲突,实际却为徕卡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光学巨头与手机品牌跨界合作,无疑是希望顺应时代的变化来实现自救,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于消费者身边。
而在这些跨界合作中,我们始终没有看到尼康的身影。与动荡的财报相比,尼康的反应似乎太过平静。
曾经,影像业务占据尼康总营收的半壁江山,在遭遇滑铁卢后,尼康并没有选择以更贴近消费者的方式存在,而是把自己束之高阁。
2017年关闭中国工厂时,尼康就曾表示,未来将砍掉低端市场,强化中高端单反相机的生产和研发。其甚至担心一体化操作的微单相机会跟旗下数码单反相机出现业务冲突,不愿投入成本去生产研发微单相机。
结果,尼康不仅没有扛住跨界风暴,在擅长的专业相机领域,佳能和索尼对它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在半导体领域,尼康同样放不下身段。
上世纪80年代的光刻机市场,ASML、尼康、佳能三足鼎立。
新世纪初期,ASML率先推出12吋晶圆曝光机,尼康与佳能因技术落后,导致市占率持续下滑。到2015年,ASML的市占率已经高达81%,而尼康与佳能合计不到19%。
虽然在2000年代失败的日本半导体大厂并不只有尼康,但日立、索尼、松下及时切割缩小了半导体事业部门,不管是放弃半导体事业的日立,还是专注单一产品的索尼或东芝,经营都有所起色。
唯独坚持从头到尾自力更生的尼康,事业一直未见好转。
面对半导体设备事业的未来,尼康副社长兼财务长冈昌志在记者会上曾表态:“我们有考虑半导体设备事业的清算出售事项,不过中短期内还不会抛弃这项事业,而是减少研发费用,转向还有营利机会的利基市场。”
而减少研发投资,意味着退出利润最高的最尖端曝光装置市场,也预示着尼康将在昔日虚空的情怀中更加狼狈。
不得不承认,尼康从传统制造业时代发展至今,秉承的工匠精神确实给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辉煌,但在互联网时代,原有的方法论被产业的无序变革击得粉碎。
在开放经济体的大背景下,思想颠覆更加频繁,产业变革加速进行,工匠精神逐渐沦为“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的借口。
或许,从相机抵御恶劣的战地气候、帮记者挡子弹时起,吃到红利的尼康就为自己规划好了未来的百年蓝图。
在此后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中,尼康习惯性地认为只要把自己认为“好”的品质做到极致,便可以重新揽获消费者,收复失地。然而实际上,过度沉迷于自己的优越和精妙中不能自拔,只会失去了把自己推向“N+1纪元”的能力。
百年尼康,历经残酷战场的炮火纷飞、奥运赛场的光芒闪耀、永恒太空的神秘寂静,却在这个时代对消费者保留着上个世纪的忠诚。
它还能挺过下一个百年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一加与OPPO全面合并,刘作虎发布内部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