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报道 » 创业新闻 » 为什么关注世界500强?大公司都是从小企业开始的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报道 » 创业新闻 » 为什么关注世界500强?大公司都是从小企业开始的

为什么关注世界500强?大公司都是从小企业开始的

yang.z 创业新闻 2024年7月10日 55 0 条评论
大公司是从小企业开始的。这是我们关注500强榜单的重要逻辑。
  
  提到企业排行榜,美国《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榜单(Fortune Global 500)影响力最大。每年榜单的发布,都会成为商界的热门话题。
  
  这份榜单的制作并不复杂,它用营业收入对全世界的大企业进行排序。公司的营业收入越高,在榜单上的排名就越靠前。
  
  这种排名方式看似简单粗暴,其实很合乎商业逻辑,也非常抓眼球。因此,世界各地的企业都以上榜为荣,500强是一块金字招牌。
  
  懂商业的人知道,相对于利润和市值这些指标,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最能体现它的市场地位。企业的收入规模越大,市场地位也就越强。因此,企业参选500强,虽然要提供完整的财务数据,但决定座次的就是营业收入这一项。
  
  《财富》发布第一份榜单是1955年,当时只包括了美国企业,榜单叫Fortune500。两年之后,杂志社开始纳入美国之外的企业,行业也从工业企业扩展到了服务行业,一份完整的世界大企业图谱逐步成型。
  
  中国企业首次参评500强是1989年,当时只有中国银行一家企业上榜。在今年的榜单上,不算台湾和香港,中国大陆的企业已经达到126家,超过了美国的122家。其实,香港的9家上榜企业,“港资”只有三家(友邦保险、长江和记和怡和集团),其余也都是“中资”。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榜单的数据极大丰富,读者不仅可以从中把握全球大企业的最新趋势,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年代、行业、地区的企业,理解企业的变迁,乃至国家的兴衰,并对自己所处的领域做出解读。
  
  大多数500强是从小企业开始的。因此,作为创投媒体,网上创业网始终关注这份榜单,希望能为青年创业者和投资人发掘有价值的信息。
  
  以下是我们对今年榜单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中美两国实力对比
  
  从上榜企业的数量看,中国去年就超过了美国,这说明中国企业的整体实力已经不容忽视,但我们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比如,国有企业太多,占上榜企业的80%多。不少国企甚至是在本应市场化的行业里和民营企业,挤压了后者的生存空间。比如,房地产和建筑企业。
  
  中国的民营企业对GDP贡献率超过60%,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因此,壮大民营经济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利。
  
  另外,中国的上榜企业多数集中在传统行业,而美国企业的分布较为均衡,科技、健康和医疗等行业都有龙头企业。这反映了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们在经济质量方面的差距。
  
  中国的银行赚钱太多
  
  今年的榜单中有10家中国的银行。在利润20强中,中国国有四大行则全部入选。10家银行的利润占所有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的41%。这一比例虽然低于前两年,但仍然高的惊人。
  
  银行业赚钱太多,就会挤压非金融行业的利润,造成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企。这一点,相信中国的企业家都深有体会。
  
  但另一方面,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尤其是中小企业,或许是一个商机。最近我们看到港交所之前的总裁李小加宣布创业,方向就是连接国际资本和中国内地的小微企业。
  
  注意一点,李小加说的是帮助国际资本投资小微企业,不是借款。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最适合李小加这样有鸿鹄之志的创业者去完成。
  
  全世界的大企业越来越大
  
  自1955年榜单发布以来,500强的门槛在不断提高。20年前,上榜500强需要97亿美元的营收,今年的数字是240亿美元,高了近150%。
  
  由于疫情的原因,今年的门槛略低于去年的250亿美元,但纵观榜单历史,类似情况并不多见。强者恒强,是近几十年全球大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想起一家中国的著名企业,CEO曾经发誓打造自己的品牌,跻身500强。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企业进入了“稳中有升”的发展阶段。虽然保持了一定的成长性,但赶不上榜单门槛被抬高的速度。这种状况持续了十几年,一直到CEO采用了多品牌战略,启动海外并购,营收才有了实质性的提升,最终圆了500强之梦。
  
  互联网公司没那么大
  
  全世界只有7家互联网公司上榜,包括美国的亚马逊(第3)、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第21)和Facebook(第86),以及中国的京东(第59位)、阿里(第63)、腾讯(第132)和小米(第338)。互联网企业只占500强总数的1.4%。
  
  这说明,很多人们熟悉的互联网企业收入规模并不高,高的是公司的市值和利润。
  
  和传统企业相比,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包括市值)都比较高。另外,网络企业有“赢家通吃”的效应,利润率一般也比较高。但是,公司的市值并不可靠,市场的情绪会引发强烈的波动。
  
  近一段时间中概股大面积的破发,发生在政府加强监管之前。这说明一级市场给予独角兽的估值过高,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不愿意买单。换句话说,股价无法支撑企业的真实价值,下跌在所难免。
  
  小米算互联网公司吗?
  
  500强榜单分了26个行业,小米(第338)被纳入互联网企业,苹果(第6)则属于计算机/办公类。小米一定很开心,因为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通常高于硬件公司。
  
  当年小米在上市路演的时候,就反复强调自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在硬件、软件和电商方面都很强大的”全能型“企业,最终港交所接受了小米的说法。
  
  在500强榜单上,企业归属哪个行业有时也很重要。它不仅涉及到市场对企业的估值,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比如,从招聘角度,属于传统行业的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肯定不如时髦的科技公司。
  
  当年通用电气(GE)就遇到过这个问题。GE是多元化企业,横跨工业和金融两大板块。《财富》当年的做法是哪个板块的营收大,企业就算哪个行业。因此GE一直被算成是工业企业,标签是”工业/多元“。后来,GE金融板块的收入一度超过了工业板块,编辑部就考虑将标签调整为“金融/多元”。
  
  GE当时的CEO是大名鼎鼎的韦尔奇。他亲自打电话给榜单编辑,要求榜单的标签维持不变。他的理由是“影响公司招聘。喜欢GE的是工程师,不会去一家金融机构上班”。GE是杂志社的大客户,韦尔奇更是领袖级别的企业家,但编辑部不为所动,坚持了既定原则。
  
  GE今年的排名是104位。经过持续几年对金融等业务的剥离,榜单上的标签已经调整为“工业/机械”,算是回归核心业务。
  
  当前,企业多元化的趋势不改,业务边界也日益模糊,如何界定行业有时确实是个难题。不过,对小米来说,对标苹果,应该是利大于弊。
  
  榜单显示,苹果2020年的净利润高达574亿美元,位居世界500强榜首。相比之下,小米只有20亿美元。收入角度,不考虑硬件,苹果的互联网收入(包括支付、广告、Apple Care、iCloud音乐和数字内容)高达570亿美元,超过小米380亿美元的全部收入。
  
  小米从创业到500强只花了8年,进步神速,但要赶超一流依然任重道远。
  
  小米或许也是中国的缩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为什么关注世界500强?大公司都是从小企业开始的二维码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