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元就能买到一个光鲜亮丽的人生。”
你会花这个钱吗?
事实证明,至少2000万女性花钱购买,愿意换取这样的靓丽。
可即便这么多人买单,也无法挽救它倒闭的命运。
作为一款共享衣橱app,“衣二三”的寿命也走到尽头。
上周7月9日,官方发布公告通知各位会员,称经营不善,将于2021年8月15日关闭服务。他的发展过程对于想做招商加盟的无疑是上了一堂早课。
许多朋友或许不了解,衣二三算是共享衣橱界的天花板,你花钱办会员,它给你提供高端服饰租用服务。
不要小瞧它,成立于2015年的“衣二三”,曾连续获得6轮投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5.3亿元,跃升为独角兽,成为投资人眼里的“香饽饽”。
可如今,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扔给谁都不接,光环褪去后,只能暗淡退出。
对于共享市场来说,衣二三的倒闭,只是许多案例的缩影。
1
3年省了114万,499元就能做名媛
有句话叫:女人的衣柜里永远缺一件衣服。
而“衣二三”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女人的衣柜不再少一件衣服穿」而出现的。
怎么解决?分两步走。
第一步,“我”提供衣服,“你”带着钱。
用户支付499元成为会员,就能无限次试穿平台所有品类的服装,每次可租借三件衣服。
仔细算算,一个月穿个三十件没问题。
为了吸引目光,“衣二三”前期下狠劲,邀请KENZO、Acne Studios等轻奢品牌,还与澳洲时尚平台Australian Fashion Labels 建立联系,旗下7个品牌,都曾为衣二三站台。
还有当时因为《欢乐颂》大火的设计师品牌 Pollyanna Keong 也被衣二三收入囊中。
红火时期,衣二三对外宣传“拥有50万件服饰总量“,很有底气。
第二步,“我”免押金,你拿信用分抵
如果一时手头紧张,用户可以不直接交全额押金,而是先利用芝麻信用分切入使用(650分以上就能体验)
为了让消费者有更优质的售后体验,“衣二三”全部采用顺丰包邮,当天下单,第二天便可到达,还能保证提交新订单的同时,预约归还旧衣时间,如果试穿很喜欢,还可以用折扣买下来。
就这买卖,谁看了不说一句:真有你的。
鼎盛时期,衣二三的注册用户超2200万,平台上线品牌超500个,其中使用超过一年以上的用户占月活跃用户的65%。
一位曾是衣二三的忠实用户,算了一笔账,三年通过租衣服,前前后后一共省了114万元,省下的钱都能在三线城市买房了。
而从时代财经的文章中获知,另一位久居深圳的用户Mia,两年内总共试穿375件衣物,总价值近45万元。
Mia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个月要添置新衣,开销远超499元,尤其是随便买一件冬装外套,价格直逼千元,这种情况下,共享衣橱再好用不过。
短短三年间,衣二三就被多位投资大佬相中,主动送钱上门,但好景不长,“衣二三”的故事也到了收尾的时候。
从2018年9月之后,“衣二三”再没有融资的消息传出。直到最近7月份,一份公告才让所有人知道共享衣橱的最后一张牌,也打得稀烂。
只是它的倒下,并不是突然袭击。
2
天天租衣穿大牌?这条路并不好走
2018年,共享经济走到下半场。
投资者花钱买教训,创业者被社会一顿毒打,市场一片哀嚎。
作为衣食住行最晚起步的“衣“,终究还是没能摆脱被教训的局面。
和许多共享失败案例一样,衣二三的问题,也是从欺负用户开始的。
1、更改规则,玩文字游戏
2018年10月,衣二三悄悄更改了协议内容。
此前承诺“下单后48小时内就可办理新单”变成了“72小时”。
因为这条规定,完全缩短用户的租借频率。
打个比方,原来每次租衣3件,隔天收到新衣箱,一个月试穿45件。现在突然改成隔三天下单,一个月最多试穿30件。
除此之外,新合约还强制要求24小时内归还衣箱,取消年卡用户10分钟锁定和8折购衣权限。
而用户只能被按头接受这种不合理规则。
2、货不对板,真假难辨
既然是租借高档衣服,自然是奔着品质去的。
结果用户发现,衣二三的平台上怎么出现淘宝日常款,甚至许多衣服经过比价后发现,直接购买更划算。
平台标着518,可实际某宝只售233
这样的投诉不止个例,还有人发现平台标着的品牌,结果根本搜不到,甚至高出正常品牌价格的定价。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随处都是关于衣二三的客户不满:
接二连三的规则和商品质量问题下,曾经忠实的消费者,纷纷弃用,甚至吐槽:像是被当成傻瓜一样耍。
更别说有用户和客服反映,收到的衣物有污渍和莫名其妙的扣款,衣二三的服务,越来越失去说服力。
而对于它自身来说,其实已经无暇顾及这些投诉,因为融资来的钱,也快花完了。
从商品挑选,搭建物流搭,再到后期清洗维护,运营一个二手租衣平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成本高、回本慢,据创始人刘梦媛透露,直到2019年5月,衣二三平台才实现扭亏为盈。她还曾说:一件衣服平均需要3到4个月的流转才能回本。
久而久之,运营和服务跟不上后,又拿不到新的融资,导致资金链断裂。
就像是之前它的同辈“女神派”和“多啦衣梦”一样,衣二三的败局,同样能解释得通整个共享衣橱“团灭”原因。
从IT桔子统计得知,2015年至今,国内一共有23家共享衣橱项目成立。
可无一例外,最后都以惨败收场。
刀哥看来,共享衣橱还和其他项目最大不同之处还在于,国内对于二手衣物的需求,始终是小众人群。国内本身就没有二手文化这一说,这才是共享衣橱的致命一击。
当然,从2015年发展至今,“共享经济元年“也从繁华走向冷清,能坚挺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3
被玩坏的共享经济,活下来的居然是它
2016年,似乎到了“万物皆可共享”的年代。
单车、充电宝、卫生纸、雨伞、休息室、都在疯狂入局,抢占先机。
共享这个词,连家里长辈都知道。
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赛道直接融资额高达1941亿美元,都快赶上百度的市值了。
而共享单车赛道的融资金额就高达258亿元,其中摩拜和ofo两家融资金额就约为155亿元。
什么概念?当年阅文集团收购影视公司新丽传媒(拍摄《如懿传》和《我的前半生》的公司),就是这个价。
那时候的共享单车,简直是城市的风景线,被调侃为“共享单车的颜色不够用了”。
仅仅是三年时间,或者比这更短,风头十足的共享单车就开始死伤一片。
风靡大街小巷的摩拜慢慢被停用,摩拜服务已全面接入美团平台。
OFO的戴威错失被收购机会,最终破产,到现在还欠着很多人的押金。
曾经的单车风景,变成了单车坟墓,堆砌的车子已经在城市里容不下了。
现在留下来的,虽然没被大浪拍死,但也勉强算是被迫营业,谈不上盈利。
而其他项目,更是雪上加霜。
以共享雨伞来说,下雨天带伞不必考虑在内,而因意外忘记带伞的几率本身很低。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租赁雨伞需要押金,而且还要归还到指定地点。
又贵又麻烦,体验很不好。
经历过一波大洗牌后,目前活得还算可以,并且盈利的居然是:共享充电宝。
曾经被王思聪嘲笑“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可事实上,这个小而美的项目,进行的比较顺利。
无外乎有几个优势:共享充电宝成本可控制,根据流量测算,再选择优质商家,尽量保证每台充电宝的高使用率。
而且,共享充电宝的损坏成本可由用户自己承担,本身体积又小,加上线下店家的简单维护,投放运营成本可以被压低。
总结下来就是:成本低、还有用户兜着。
头部企业怪兽充电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其营收达到8.469亿元,净利润达到1510万。
虽说和其他行业相比不足为奇,但作为共享项目,走到现在实属不易。
但这几年的涨价风波,也会被围攻吐槽。
2019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因为涨价风波一度成为了大众热议的对象,租金从以前的每小时1元或2元涨到了每小时3元或5元,更有流量密集地段如景区、KTV等,飙升至8元每小时。
这充分说明,共享充电宝市场也在作出调整走向规范,正从早期砸钱补贴的坑里走出来。
4
结语:
如今,共享经济各个项目渐渐明朗,已经走到尾声。
曾经厮杀的激烈场面,如今只剩一地鸡毛。
回过头来看,许多共享项目,本质上只是换汤不换药,只是为了沾上共享的光。
矛盾的是,曾提出共享经济的目的是“让城市减少碳排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结果放眼望去,却和当初的想法背道而驰,成堆的单车在等待处理,大批的共享衣物也在找寻合适的去处。
过去戴威的梦想是,是让ofo成为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的企业。
可如今ofo距离影响世界的企业,中间还差个500年。
用共享单车看世界的美好愿景,终究成了一场空。
而要明白,资本永远只看回报,改不改变世界事小,活下去才事大。
你会花这个钱吗?
事实证明,至少2000万女性花钱购买,愿意换取这样的靓丽。
可即便这么多人买单,也无法挽救它倒闭的命运。
作为一款共享衣橱app,“衣二三”的寿命也走到尽头。
上周7月9日,官方发布公告通知各位会员,称经营不善,将于2021年8月15日关闭服务。他的发展过程对于想做招商加盟的无疑是上了一堂早课。
许多朋友或许不了解,衣二三算是共享衣橱界的天花板,你花钱办会员,它给你提供高端服饰租用服务。
不要小瞧它,成立于2015年的“衣二三”,曾连续获得6轮投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5.3亿元,跃升为独角兽,成为投资人眼里的“香饽饽”。
可如今,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扔给谁都不接,光环褪去后,只能暗淡退出。
对于共享市场来说,衣二三的倒闭,只是许多案例的缩影。
1
3年省了114万,499元就能做名媛
有句话叫:女人的衣柜里永远缺一件衣服。
而“衣二三”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女人的衣柜不再少一件衣服穿」而出现的。
怎么解决?分两步走。
第一步,“我”提供衣服,“你”带着钱。
用户支付499元成为会员,就能无限次试穿平台所有品类的服装,每次可租借三件衣服。
仔细算算,一个月穿个三十件没问题。
为了吸引目光,“衣二三”前期下狠劲,邀请KENZO、Acne Studios等轻奢品牌,还与澳洲时尚平台Australian Fashion Labels 建立联系,旗下7个品牌,都曾为衣二三站台。
还有当时因为《欢乐颂》大火的设计师品牌 Pollyanna Keong 也被衣二三收入囊中。
红火时期,衣二三对外宣传“拥有50万件服饰总量“,很有底气。
第二步,“我”免押金,你拿信用分抵
如果一时手头紧张,用户可以不直接交全额押金,而是先利用芝麻信用分切入使用(650分以上就能体验)
为了让消费者有更优质的售后体验,“衣二三”全部采用顺丰包邮,当天下单,第二天便可到达,还能保证提交新订单的同时,预约归还旧衣时间,如果试穿很喜欢,还可以用折扣买下来。
就这买卖,谁看了不说一句:真有你的。
鼎盛时期,衣二三的注册用户超2200万,平台上线品牌超500个,其中使用超过一年以上的用户占月活跃用户的65%。
一位曾是衣二三的忠实用户,算了一笔账,三年通过租衣服,前前后后一共省了114万元,省下的钱都能在三线城市买房了。
而从时代财经的文章中获知,另一位久居深圳的用户Mia,两年内总共试穿375件衣物,总价值近45万元。
Mia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个月要添置新衣,开销远超499元,尤其是随便买一件冬装外套,价格直逼千元,这种情况下,共享衣橱再好用不过。
短短三年间,衣二三就被多位投资大佬相中,主动送钱上门,但好景不长,“衣二三”的故事也到了收尾的时候。
从2018年9月之后,“衣二三”再没有融资的消息传出。直到最近7月份,一份公告才让所有人知道共享衣橱的最后一张牌,也打得稀烂。
只是它的倒下,并不是突然袭击。
2
天天租衣穿大牌?这条路并不好走
2018年,共享经济走到下半场。
投资者花钱买教训,创业者被社会一顿毒打,市场一片哀嚎。
作为衣食住行最晚起步的“衣“,终究还是没能摆脱被教训的局面。
和许多共享失败案例一样,衣二三的问题,也是从欺负用户开始的。
1、更改规则,玩文字游戏
2018年10月,衣二三悄悄更改了协议内容。
此前承诺“下单后48小时内就可办理新单”变成了“72小时”。
因为这条规定,完全缩短用户的租借频率。
打个比方,原来每次租衣3件,隔天收到新衣箱,一个月试穿45件。现在突然改成隔三天下单,一个月最多试穿30件。
除此之外,新合约还强制要求24小时内归还衣箱,取消年卡用户10分钟锁定和8折购衣权限。
而用户只能被按头接受这种不合理规则。
2、货不对板,真假难辨
既然是租借高档衣服,自然是奔着品质去的。
结果用户发现,衣二三的平台上怎么出现淘宝日常款,甚至许多衣服经过比价后发现,直接购买更划算。
平台标着518,可实际某宝只售233
这样的投诉不止个例,还有人发现平台标着的品牌,结果根本搜不到,甚至高出正常品牌价格的定价。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随处都是关于衣二三的客户不满:
接二连三的规则和商品质量问题下,曾经忠实的消费者,纷纷弃用,甚至吐槽:像是被当成傻瓜一样耍。
更别说有用户和客服反映,收到的衣物有污渍和莫名其妙的扣款,衣二三的服务,越来越失去说服力。
而对于它自身来说,其实已经无暇顾及这些投诉,因为融资来的钱,也快花完了。
从商品挑选,搭建物流搭,再到后期清洗维护,运营一个二手租衣平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成本高、回本慢,据创始人刘梦媛透露,直到2019年5月,衣二三平台才实现扭亏为盈。她还曾说:一件衣服平均需要3到4个月的流转才能回本。
久而久之,运营和服务跟不上后,又拿不到新的融资,导致资金链断裂。
就像是之前它的同辈“女神派”和“多啦衣梦”一样,衣二三的败局,同样能解释得通整个共享衣橱“团灭”原因。
从IT桔子统计得知,2015年至今,国内一共有23家共享衣橱项目成立。
可无一例外,最后都以惨败收场。
刀哥看来,共享衣橱还和其他项目最大不同之处还在于,国内对于二手衣物的需求,始终是小众人群。国内本身就没有二手文化这一说,这才是共享衣橱的致命一击。
当然,从2015年发展至今,“共享经济元年“也从繁华走向冷清,能坚挺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3
被玩坏的共享经济,活下来的居然是它
2016年,似乎到了“万物皆可共享”的年代。
单车、充电宝、卫生纸、雨伞、休息室、都在疯狂入局,抢占先机。
共享这个词,连家里长辈都知道。
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赛道直接融资额高达1941亿美元,都快赶上百度的市值了。
而共享单车赛道的融资金额就高达258亿元,其中摩拜和ofo两家融资金额就约为155亿元。
什么概念?当年阅文集团收购影视公司新丽传媒(拍摄《如懿传》和《我的前半生》的公司),就是这个价。
那时候的共享单车,简直是城市的风景线,被调侃为“共享单车的颜色不够用了”。
仅仅是三年时间,或者比这更短,风头十足的共享单车就开始死伤一片。
风靡大街小巷的摩拜慢慢被停用,摩拜服务已全面接入美团平台。
OFO的戴威错失被收购机会,最终破产,到现在还欠着很多人的押金。
曾经的单车风景,变成了单车坟墓,堆砌的车子已经在城市里容不下了。
现在留下来的,虽然没被大浪拍死,但也勉强算是被迫营业,谈不上盈利。
而其他项目,更是雪上加霜。
以共享雨伞来说,下雨天带伞不必考虑在内,而因意外忘记带伞的几率本身很低。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租赁雨伞需要押金,而且还要归还到指定地点。
又贵又麻烦,体验很不好。
经历过一波大洗牌后,目前活得还算可以,并且盈利的居然是:共享充电宝。
曾经被王思聪嘲笑“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可事实上,这个小而美的项目,进行的比较顺利。
无外乎有几个优势:共享充电宝成本可控制,根据流量测算,再选择优质商家,尽量保证每台充电宝的高使用率。
而且,共享充电宝的损坏成本可由用户自己承担,本身体积又小,加上线下店家的简单维护,投放运营成本可以被压低。
总结下来就是:成本低、还有用户兜着。
头部企业怪兽充电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其营收达到8.469亿元,净利润达到1510万。
虽说和其他行业相比不足为奇,但作为共享项目,走到现在实属不易。
但这几年的涨价风波,也会被围攻吐槽。
2019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因为涨价风波一度成为了大众热议的对象,租金从以前的每小时1元或2元涨到了每小时3元或5元,更有流量密集地段如景区、KTV等,飙升至8元每小时。
这充分说明,共享充电宝市场也在作出调整走向规范,正从早期砸钱补贴的坑里走出来。
4
结语:
如今,共享经济各个项目渐渐明朗,已经走到尾声。
曾经厮杀的激烈场面,如今只剩一地鸡毛。
回过头来看,许多共享项目,本质上只是换汤不换药,只是为了沾上共享的光。
矛盾的是,曾提出共享经济的目的是“让城市减少碳排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结果放眼望去,却和当初的想法背道而驰,成堆的单车在等待处理,大批的共享衣物也在找寻合适的去处。
过去戴威的梦想是,是让ofo成为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的企业。
可如今ofo距离影响世界的企业,中间还差个500年。
用共享单车看世界的美好愿景,终究成了一场空。
而要明白,资本永远只看回报,改不改变世界事小,活下去才事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 互联网创业还有机会吗?
评论